内容:详解《人民日报》头版头条是怎么写的
择日不如撞日。今天,我们学习一篇《人民日报》头版头条文章,看看人家是怎么写的,以提升广大通讯员的新闻写作能力。
(《人民日报》2025年7月22日)
逐段赏析:
一、主题重大,符合国家战略发展导向
从标题可以看出,这是一篇聚焦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”的文章,主题重大、导向正确。
阅读全文可知,文章紧扣习近平总书记“必须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”重要讲话精神,从锚定科技创新、强化政策引领、优化营商环境3方面展现了广州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的具体行动和显著成效。
这3个方面,正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要措施。而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,又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。
二、开门见山,选取的案例极具代表性
开篇的3个案例覆盖生物医药、低空经济、人工智能三大前沿领域,体现了广州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前瞻性和领先性。
第一个案例。6月11日,《广州日报》题为《昂拉地韦为抗流感提供中国方案》的报道,引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的表述,说明这款新药是“全球首款”。医疗是民生之需,关系着人民的健康幸福生活。
第二个案例。3月29日,新华社报道称,全国首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,标志着中国低空经济“载人时代”序章正式开启。今年全国两会,“低空经济”已写入政府工作报告,其作用显而易见。
第三个案例。5月16日,《广州日报》题为《广州开通8条自动驾驶出行服务专线》的报道称,广州率先落成中国首个覆盖超一线城市核心城区的24小时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网络。自动驾驶是一项颠覆性的重大前沿技术,且符合绿色、低碳、共享等新发展理念。
在写法上,排比句式更具有厚重感和节奏感。
三、承上启下,引用高层讲话指明方向
第二段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,既提高了文章的政治站位,又自然过渡到广州的具体行动。
2023年4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,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、先行地、实验区,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地位重要、作用突出。那么,在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中,省会城市广州又是怎么示范的呢?引出下文。
四、主体丰富,阐述广州具体路径做法
从第三段起,直到倒数第二段,全面介绍了广州推动“战略性新兴产业”的路径和做法。
第三段总领全文,核心框架是“锚定科技创新、强化政策引领、优化营商环”,以此“激活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能”;具体做法是“全力发展”新兴支柱产业,“定向发展”战略先导产业,精准传达了广州的战略布局和战术要点。
接着,用3个具有帽段功能的句子,“锚定科技创新,锻造产业发展‘强引擎’——” “强化政策引领,开辟产业发展‘新航道’——”“优化营商环境,筑牢产业发展‘软支撑’——”点出具体做法。
其中,“强引擎”“新航道”“软支撑”3个比喻用的恰如其分。
在做法的阐述中,先是以小见大、以点带面,避免了空洞、泛谈;再是案例鲜活、画面感强,尤其不同角色人物钟南山、薛鹏、李铭、黄烨华的直接引语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。
倒数第二段,通过数据量化了广州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取得的成绩,堪称全文的硬核支撑点。
五、升华主题,首尾呼应再次展示信心
结尾通过广东省委常委、广州市委书记郭永航的表态,既回答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的生动践行,又展现了广州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信心与决心。
六、写作扎实,全文语言简洁逻辑严密。
正文只有1300多字,但充分展现了广州在贯彻落实国家战略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的积极作为和显著成效。